《神经解剖学杂志》
口述:中国工程院院士钟世珍,整理:医师日报实习记者高阳
经常有人问我:你怕尸体吗?
我认为对于一个从事现代临床解剖的人来说,没有尸体是最“可怕”的。没有尸体,就无法进行研究,也无法了解临床手术所需的人体结构。清除。
请记住,在旧中国,人体解剖学还很落后。用于医学研究的尸体数量少得可怜,研究对象必须形成一定数量才能看到其规律性。年轻时曾是运动员,后来参加抗日战争,“当过兵,上过战场”。我体质比较好,晚上就和同学一起潜入黄花岗“找尸体”。当时,黄花岗还是乱葬岗,坟墓埋得很浅。我们挖出尸体,把它带回来,用石灰水煮沸。消毒后,就成了我的私人标本。直到后来我学会了病理解剖,我才有更多机会接触尸体。
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学习和研究医学的入门课程。只有正确认识人体的正常形态和结构,才能全面了解其生理、生化和病理变化,进而了解和掌握各种疾病的发生、发展、临床特点和诊治、预防的原则。但是,华裔与白人和黑人之间存在种族差异。国外的人体数据和人体法律并不完全符合我国医学的发展模式。许多手术器械和植入的假肢往往不符合中国国民的要求。体型,和中国人也有个体差异。因此,开展中国解剖学调查成为中国解剖学会成立的首要任务。我们需要一套与中国种族相匹配的学术材料,并根据中国人的数据生产匹配的医疗用品。
一个好的外科医生应该非常重视解剖。这是因为,即使医生的医德医风再好,如果连基本功都不扎实,也担不起医生的责任。虽然我不是直接治病救人的医生,但如果没有严谨的解剖学基础研究的配合,临床创新是永远不可能的。我将永远心甘情愿地享受我的支持生活。